廣告讓互聯網真正找到了自己的變現之路,甚至是引導平臺巨頭的野蠻生長。 🫦這也是去中心化理念背後的普遍性共識,反抗平臺霸權,走向社區自治。 🥚但是注意力經濟( $BAT )、創作者經濟( #NFT )、IP 上鏈( @StoryProtocol ),都在過去幾年被一一證偽,或者偶爾蹦噠一下,比如最近的 @pudgypenguins 攻略。 👣❤️如果穩定幣能成為區塊鏈行業新的應用形態,才能真正讓區塊鏈作為一種信息基礎設施,而不是資產走向全人類。
穩定幣是區塊鏈的廣告經濟學時刻? 今天是一篇純粹的碎碎念,區塊鏈從業者到底該如何看待穩定幣浪潮。 在當前,穩定幣隱然有成為新時代社會共識的跡象,這不完全是好事,2022 年高校的元宇宙都成立了一大堆,然後是 @deepseek_ai 接入,再到現在的穩定幣,如出一轍。 動員型社會,加上官僚體制和抖音的助推,很容易讓某個技術敘事成為全民熱點,然後加上某種正向的意識形態,比如產業競爭,或者是反向的社會拉力,比如反思大潮。 但是,有一點可以確定,穩定幣的確很容易走向實際應用,事實上 USDT+孫哥的組合已經跑在義烏溝通亞非拉的茫茫大海上,雖然見不得光,但是海底光纜也是通道。 ## 穩定幣是信息產品 3.0 穩定幣會和 NFT、銘文一樣,成為某個時刻的浪潮,巔峰過後一地雞毛。 還是會和 Omni/Kumasa/BCH 一樣,成為大家的疑問,這些是啥,USDT 竟然支持過他們。 抑或是一種奇妙的感覺,雖然大家都在發穩定幣,但是貝萊德進場好像和我沒太大關係,能衝的只是“概念幣”,就像特朗普當選和川大智勝漲停之間的關係一樣,或者是像 Java 和 JavaScript 的關係,他們壓根沒關係。 圖片說明:信息產品發展史 圖片來源:@zuoyeweb3 縱觀此前的加密行業,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和優勢——兩端對齊,皆有機會。 • 生產端:創業者五花八門,幣圈大舞臺,有夢你就來。 • 消費端:10U 入金,槓桿無限,翻身也許就在此時此刻。 在目前人類的技術趨勢中,區塊鏈仍然是對普通人最友好的行業,AI、生物醫藥、太空產業、具身智能,都明顯排斥普通個體的生產側參與,這些產業更希望普通人充作單純的消費者。 甚至不要說個人,哪怕是國家,都會在競爭中被排斥出局,Sam Altman 便曾認為印度等國基本無法開發出自己的 ChatGPT 類似物。 哪怕是幣圈的結合嘗試,Bio Protocol 等 DeSci 概念都是爛活,新興產業動輒投入以 10 億美元起步,普通人除了為其打工和貢獻消費能力外,沒有任何可以參與創造的機會。 在這個背景下,穩定幣成為區塊鏈的代表性應用,人們第一次可以在不瞭解區塊鏈,不參與代幣炒作的情況下,將區塊鏈作為自己行為的底層設施。 從 Web 1.0 的網頁,Web 2.0 的 App,再到 Web 3.0 時代的穩定幣。 唯一的問題是,穩定幣能讓普通人參與其中嗎,就像其他的區塊鏈代幣一樣。 你買了 10U 的比特幣,希望能漲到 100U,但是拿著 10U 的穩定幣,自己都很難說服自己會升值,除非美元大通脹,後果是購買力下降。 在我看來,穩定幣的入門級應用是支付和結算,但是篩選後的用戶群體會來到鏈上,這就是廣告系統的奧義,我們簡單回溯一下其機制。 在互聯網未誕生時,傳媒經濟學就注意到“內容不值錢”的問題,對每個人都有影響的大新聞,其轉化的報紙訂閱費,基本上很難覆蓋報社運營。 但是報社仍然要生存,兩條路,其一是訂閱制,其二是廣告制。 訂閱賣的是獨家消息或者是不可或缺的內容,比如財經類,發展到如今便是彭博終端,廣告賣的是報社讀者的注意力,報社把自己讀者的注意力賣給廣告主。 互聯網,從 20 世紀 90 年代末的 dot-com 泡沫走出後,依然沒辦法解決盈利問題,直至谷歌把廣告模式引入到搜索結果中。 用戶想要的內容,需要通過先閱讀廣告內容去獲得,漏斗模型下,甚至催生出 SEO 這一崗位,報社銷售的從業者絕對沒有 SEO 多,至少幣圈大所都是標配。 好了,現在照貓畫虎,或者削足適履,穩定幣轉化的是什麼? ## 穩定幣表現的是購買力 我提一個自己的想法,非常不成熟,僅供大家參考。 穩定幣讓全球不可貿易產品,有了相對統一定價的基礎。 這不難理解,外貿產品的定價是全球系統,比如蘋果、Steam 遊戲甚至是稀土,雖然匯率差存在,但是可計算、可交易、可套利。 但是非外貿產品,比如理髮服務、本地飯店或者是體力勞動,基本上無法參與全球定價,所以在 GDP 之外還有購買力平價指數(PPP,Purchasing power parity),最典型的就是巨無霸指數,計算各國本地工資能買多少麥當勞漢堡。 圖片說明:漢堡王指數 圖片來源:維基百科 全球無法使用統一貨幣,所以實物類指數比美元計價更可靠,哪怕只有 1 美元的購買力計價,但是能買 100 個祕製小漢堡,那生活水平也不好差到哪。 穩定幣剛好能在全球使用,至少理論上如此,這就比單純的美元計價更具現實意義。 從信息技術發展上看,穩定幣是第三代席捲全球的超級種類,因為貨幣本身可以被產品化,這是比互聯網更深入的變革,今天的網頁和 App 稀鬆平常到,我們不認為這是種難得的進步。 穩定幣不是區塊鏈的超集,就像不能說抖音是 5G 或者剪映是 FFmpeg 的母體,從之前的無 Gas 轉賬,到 Stablechain、Converge 和 Plasma 新穩定幣鏈的出現,都更像 Vue、React 對手寫 HTML/CSS/JS 的進步。 當然, 大家直覺理解 V0 是比前端框架更進步的存在,很難相信 Stablechain、Converge 和 Plasma 會取代 Tron 和以太坊。 在穩定幣之前,區塊鏈的問題是無法找到足夠的用戶,過少的使用群體,尤其是鏈上參與者寥寥無幾,讓鏈上淪為純粹的 PVP 遊戲。 但是!如果穩定幣吸引的是數以億計的用戶,就像互聯網的規模效應,那麼區塊鏈在投機之外就會誕生真正的堅實用戶群體,足以支撐正常運行。 Tron 靠全球 USDT 運行網絡,都可讓 TRX 堅挺數年,核心就是必須使用 TRX 購買能量,因為真的有幾百萬、幾千萬人日常用 TRC-20 USDT,所以少數人持有 $TRX 才變得有利可圖。 ## 結語 當然,加密行業熱點輪轉速度非常快,很難說穩定幣能紅多久,我們身在其中,也難免狂熱過度。 如果真的有 Web 3.0 夢想,那麼前提一定是多數人日常生活使用穩定幣,總不能說 $PUMP 是 Crypto 的全部,那大部分人還是得去消費端等 UBI 降臨。
查看原文
1.82萬
2
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。除非另有說明,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,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。該內容僅供參考,並不代表 OKX 觀點,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,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。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,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。請閱讀鏈接文章,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。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。包含穩定幣、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,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。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,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