簡單DD一下這一輪NFT文藝復興運動🎭 1⃣這一輪NFT文藝復興運動的時間線 🗓️2025年6月:NFT社區線下沙龍與藝術NFT超預期發售 NFT Renaissance 社區(@NFTrenaissance_)正式啟動,由 Loki (@lokithebird) 領導的 token-gated salon 成為核心樞紐,聚集收藏者討論 grails(如 Pudgy Penguins 的稀有 trait)。 6月中旬,藝術NFT項目 X FIGURES 揭示後價格從 0.018 ETH 飆至 0.8 ETH。Raoul Pal 等 KOL 發帖強調藝術迴歸,推動生成藝術如 Squiggles 和 Fidenza 的復興。 🗓️2025年7月:FOMO情緒擴散與流動性迴歸 藍籌項目 Moonbirds 引領這波NFT文藝復興,Adam Weitsman 等鯨魚購買如 200 ETH 的 Meebit。 Adam Weitsman公開表示:終身關係 > 回報,NFT是我數字身份的一部分。 NFT文藝復興敘事的病毒式傳播達到高峰。 2⃣深層邏輯:為什麼這次不一樣? 💔 熊市創傷與集體療愈 說白了,2023-2024年大家都被NFT傷透了心。無數項目歸零,社區解散,很多人發誓再也不碰NFT。但人性就是這樣,傷疤癒合後又開始懷念當初的美好。這次復興本質上是一場集體療愈。 "我們懷念的不是NFT的價格,而是2021年那種所有人都在創造、都在參與的感覺。" - NFT OG收藏者 🎯 從賭徒到收藏家的身份轉換 這輪復興最大的不同是參與者的心態變了。以前是"這個能翻幾倍?",現在是"這個作品我願意掛在虛擬畫廊裡嗎?"。 更深層的是,Web3原住民開始需要數字身份認同。在AI生成內容氾濫的時代,擁有一個獨特的、有歷史的、有社區認同的NFT頭像,成了表達"我是誰"的重要方式。 💰 聰明錢的低調佈局 機構和鯨魚在2023年底開始悄悄佈局,但這次他們學聰明了。不再高調喊單,而是默默掃貨藍籌。 關鍵是,這次機構明白了一個道理:NFT不是藝術品,是可編程的數字資產。可以承載遊戲道具、會員權益、IP授權等實際功能,這才是長期價值所在。 🌍 技術成熟帶來的用戶體驗革命 說得直白點,以前買個NFT要折騰半天,gas費貴得要命,還經常失敗。現在錢包和鏈等基礎設施成熟了,買NFT就像網購一樣簡單。技術門檻的降低讓更多"正常人"可以參與。 更重要的是,AI工具的普及讓創作門檻也降低了。普通人也能創作出不錯的NFT藝術,這打破了"藝術家壟斷",讓NFT真正變成了人人可參與的文化運動。 3⃣各方態度:誰在支持,誰在質疑? 以太坊生態核心開發者和基金會高度支持,視NFT為以太坊價值的重要體現。Tomasz Stanczak (EF聯合執行董事):"現在是時候了,機構需要看到以太坊的NFT潛力。" Solana生態項目方和社區普遍積極,Magic Eden強推"Don't fade the NFT comeback",不要浪費這波NFT行情。Solana聯創Toly憤恨於以太坊主網藍籌NFT的巴黎奢侈品屬性。 數字藝術家最為興奮,終於看到了市場對"真正藝術價值"的重新認識。生成藝術家尤其受益,作品價格和認知度雙重提升。 大戶們這次更加理性,強調"終身持有"而非短期獲利。他們成為復興的重要推動力,但也更加謹慎選擇項目。 大部分機構還在觀望,但已有少數先行者入場。他們更關注NFT的"實用性"而非"藝術性",希望看到清晰的商業模式。 新用戶對NFT仍有戒心,但老用戶開始迴歸。關鍵分歧點在於"這次真的不一樣嗎?"很多人在等待更明確的信號。典型心態:"我想參與,但不想再被割韭菜。這次的文化價值是真的嗎?" 以上,
查看原文
1.37萬
6
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。除非另有說明,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,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。該內容僅供參考,並不代表 OKX 觀點,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,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。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,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。請閱讀鏈接文章,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。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。包含穩定幣、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,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。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,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