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从 Datanets 到 Payable AI:OpenLedger 如何构建可奖励的数据协作系统?】
在大多数 Web3 AI 项目还停留在“模型即服务”的平台搭建阶段时,OpenLedger 已经在构建一种全新的链上协作结构:用户不仅可以调用模型,还可以上传数据、训练模型、贡献内容,每一次参与行为都能被记录、归因、激励。这套机制的核心支柱,正是 Datanets 与 Payable AI。
一、Datanets:让数据上传也能成为“可主张的资产”
传统 AI 项目中的数据贡献往往是一次性、不可追踪的。但 OpenLedger 推出的 Datanets 模型,将数据集包装为链上结构化资产,并围绕三点展开:
(1)每个上传的数据集都明确标记贡献者身份、时间与用途,并记录为可验证链上事件;
(2)数据集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进行组合、分片、授权,实现跨模型共享与使用控制;
(3)模型每次调用数据时,系统都会自动记录调用路径,并将激励归因至原始数据提供者。
数据不再是“后台资源”,而是可以长期参与激励循环的链上资产单元。
二、Payable AI:调用即支付,行为即价值
OpenLedger 的另一大核心设计是 Payable AI —— 将模型调用行为转化为链上支付行为。开发者上传模型后,可以自定义调用价格、激励机制与预算限额,用户在调用时自动触发付费(积分或代币),并将该行为记录入 PoA(Proof of Attribution)轨迹。
这个结构改变了传统“使用免费但没有归属权”的模式:
(1)开发者可通过调用获得稳定收入;
(2)调用者获得的是透明的链上反馈与响应;
(3)数据集和提示词的贡献者也能间接获得价值回流。
这是链上劳动机制的一次升级 —— 模型不再是平台的,调用也不再是匿名的。
三、协作式激励网络的多角色价值闭环
OpenLedger 构建的并不是一个“平台调度参与者”的中心化机制,而是一个多边协作网络。每种身份都有参与路径与收益方式:
(1)数据贡献者通过 Datanets 获取分润;
(2)模型开发者通过调用获得激励;
(3)调用者付出积分,获得服务;
(4)内容参与者通过 Yap、提示、反馈提升模型质量,获得声誉与激励。
这是一张“以贡献为价值单位”的网络图谱,链上每一个交互点,都是一次可量化、可被记录、可参与激励的行为。
如果你想理解“什么是链上 AI 城市的经济底层”,这可能是最值得参考的一种路径:数据即资产、调用即支付、协作即增长。
#OpenLedger #COOKIE #OpenLedger动态系列 @OpenledgerHQ @cookiedotfun

1.41万
51
本页面内容由第三方提供。除非另有说明,欧易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,也不对此类材料主张任何版权。该内容仅供参考,并不代表欧易观点,不作为任何形式的认可,也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或购买或出售数字资产的招揽。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况下,此类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可能不准确或不一致。请阅读链接文章,了解更多详情和信息。欧易不对第三方网站上的内容负责。包含稳定币、NFTs 等在内的数字资产涉及较高程度的风险,其价值可能会产生较大波动。请根据自身财务状况,仔细考虑交易或持有数字资产是否适合您。